本开发方案涉及卫浴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脚感应的智能座便器。
背景技术:
座便器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被广泛的应用于家庭、酒店等大多数场所的卫生间内。在目前大多数的场所中,最为常见的座便器,都是采用手动按压式的方式来对座便器本体的冲洗腔内的污物进行冲洗,而且在冲洗前必须要保障座便器本体的水箱内有足够的水,而在冲洗之后,水箱的水位下降,则需要向座便器本体内继续蓄水,这样就造成在水的需求量较大,而且冲洗一次之后,再次冲洗时必须要等到蓄水完成后才能正常使用,这也造成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而且目前传统的这种座便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水箱的按压开关具有一定的损坏,导致座便器出现时长的漏水,这就进一步的加大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简化座便器的结构,而且可以有效的实现节约用水,随时用随时冲洗的便捷性的具有脚感应的智能座便器。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脚感应的智能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座便器本体上设有冲洗腔,冲洗腔的底部设有与下水通道,冲洗腔的上侧设有一圈冲洗孔,冲洗孔通过冲洗管道与水用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水用电磁阀的进水口与外置的自来水连通;座便器本体内设有单片机,座便器本体的内腔内的前侧且靠进下侧的位置处设有微波探测传感器,微波探测传感器通过电路放大模块与单片机电连接,水用电磁阀与单片机连接并由单片机控制其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座便器本体的内腔内的前侧且靠进下侧的位置处设有固定座,微波探测传感器安装于固定座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为方形框型结构,微波探测传感器安装于框型结构内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路放大模块为低频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波探测传感器安装位置相对于座便器本体的底面的高度不小于30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水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一通道为向上侧方向延伸的弧形过渡通道,第一通道的弧口朝向上侧方向设置,第二通道为呈n形的弧形过渡段,第二通道的弧口朝下侧方向设置,第三通道的向下侧方向延伸的弧形过渡通道,第三通道的弧口朝下侧方向设置。
为了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其他的工作状态,于是就有了下面该种具有脚感应的智能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便盖和控制装置,便盖铰接在座便器本体上,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设于座便器本体上的动力装置驱动便盖相对于座便器本体进行开合,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座便器本体内设有单片机,座便器本体的内腔内的前侧且靠进下侧的位置处设有微波探测传感器,微波探测传感器通过电路放大模块与单片机电连接,动力装置与单片机连接并由单片机控制其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改进座便器的结构,将水箱省略,直接采用控制器控制水用电磁阀控制自来水进行冲洗,并利用微波探测传感器进行自动检测人体的移动情况来及时的作出是否冲洗的判断,使得本产品能够有效简化座便器的结构,而且可以有效的实现节约用水,随时用随时冲洗的便捷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脚感应的智能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10,座便器本体10上设有冲洗腔11,冲洗腔11的底部设有与下水通道,下水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第一通道12为向上侧方向延伸的弧形过渡通道,第一通道12的弧口朝向上侧方向设置,第二通道13为呈n形的弧形过渡段,第二通道13的弧口朝下侧方向设置,第三通道14的向下侧方向延伸的弧形过渡通道,第三通道14的弧口朝下侧方向设置。
上述中的冲洗腔11的上侧设有一圈冲洗孔15,冲洗孔15通过冲洗管道16与水用电磁阀17的出水口连接,水用电磁阀17的进水口与外置的自来水连通;座便器本体10内设有单片机18,座便器本体10的内腔内的前侧且靠进下侧的位置处设有微波探测传感器19,微波探测传感器19通过电路放大模块20与单片机18电连接,水用电磁阀17与单片机18连接并由单片机18控制其工作;座便器本体10的内腔内的前侧且靠进下侧的位置处设有固定座21,微波探测传感器19安装于固定座21内。其中,固定座21为方形框型结构,微波探测传感器19安装于框型结构内并固定;电路放大模块为低频放大器;一般情况下,会设置微波探测传感器安装位置相对于座便器本体的底面的高度不小于30mm,不过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整,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采用50mm至60mm的高度。
为了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其他的工作状态,于是就有了下面该种具有脚感应的智能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便盖和控制装置,便盖铰接在座便器本体上,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设于座便器本体上的动力装置驱动便盖相对于座便器本体进行开合,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座便器本体内设有单片机,座便器本体的内腔内的前侧且靠进下侧的位置处设有微波探测传感器,微波探测传感器通过电路放大模块与单片机电连接,动力装置与单片机连接并由单片机控制其工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