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的知识产权重要吗

2020-05-04 14:09:34分类:知识产权5831

  中国企业在专利上,可谓教训深刻。中国的DVD产量曾占全球市场的80%,但在专利战下,每出口一台VCD、DVD要交纳专利金12美金,中国品牌在海外曾一度沦为挣取血汗口粮、依赖资源和环境透支的国际DVD代工商。

  中国物联网在未来同样可能面临巨大的专利雷区。宏观上如果运作不好,中国企业群就可能出现在国内价格肉搏见血、到国外专利割肉见骨,最终以微利甚至无利收场。为扭转专利战的被动局面,中国企业已开始行动:如联想在收购IBMPC部门后,顺带囊括了其2000项专利,每年坐收3000万美元专利授权费;而U盘制造商朗科2008年的专利许可收入超过4000万元。这些说明,专利收益的确可以成为一种商业盈利模式,因此,下一步,我国物联网产业界必须在专利方面积极行动。

  确立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

  物联网将开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对此,许多发达国家已将专利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日本政府即制定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国策,取代先前“技术立国”的定位;美国政府也出台了21世纪专利发展纲要,建立以市场为驱动的知识产权制度。这些政策都对物联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如美国高通公司2006年仅第二季度专利授权费用收入就达6.8亿美元,净利润6.3亿美元;而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的IBM近年更将专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目前正从制造大国向技术大国过渡,但是这显然还不够,还应当向创新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笔者建议,中国应组建物联网专利池,在全球范围内以知识产权支撑中国物联网全球化。

  专利池内的企业,应在利益公平的前提下,本着利益公平分成、互相授权许可、设置专利通行证、专利交叉等原则,避开国外的专利雷区,而这也有利于提高专利持有人的经济效益。面对国外专利的优势态势,国人唯有抱团抗衡,在未来物联网国际专利领域一展拳脚。而中国也有一定基础,如北京中星微有1800个专利,2009年全国专利申请过百万。

  另外,政府也应出台机制,促进中国企业或个人之间在国际上专利互助,使国人受益;甚至在中日、中韩、中欧、中美之间政府也应进行规模性专利池运作试探。为此,中国专利法也应做一些修订,如得到政府资助过的企业或专利,有义务加入中国专利池等,以凝聚和发挥国人智慧。
 

物联网产业的知识产权重要吗

 

  组织保障是基础

  认识到专利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应牵头设立中国物联网专利的组织机制,可以行动委员会或联盟的形式运行。专利机构应以全行业的需求为导向,以高度的专业能力和市场前瞻性,从知识产权的高度推进中国物联网的发展。

  如果将国外的专利陷阱称为“地雷”,将能够绕过“地雷”的自有新专利称为“天桥”,中国物联网标准为“指挥棒”,那么,这个专利行动组或机制的责任就是,动态地勘探物联网的全球专利“雷区”,以应急性个案评估雷区的风险或“引信”指导拆除地雷,重点推动天桥工程。在时机成熟时,甚至也可以设立中国雷区,借用指挥棒,指导中国物联网军团行走在安全的物联网未来之路。

  拆解专利地雷的“引信”,就是找出地雷专利的定义不足、技术漏洞之处,并提出有效异议,让这个专利失去作用;而中国的雷区就是中国企业和个人在国际战略区域设立的支撑专利。而这么做的前提就是厘清物联网发展的各项技术和相关专利,特别是面向物联网战略区域的技术和专利,罗列出重要专利的拟开发清单,并向社会竞标招贤。

  另外,笔者也建议,政府应设立中国物联网专利基金。该基金旨在对中国物联网的国内专利进行普查和动态侦测,确认关键专利(要害的、重要的或支撑专利)。对国内提出的关键专利,政府不仅应承担专利的财务支出(或由专利局长期减免),确保国内专利的长期有效性,而且应直接纳入专利池以普惠全国,并直接推动其成为国际重要区域的专利,进而建设中国的战略雷区或天桥。

  国际视野是关键

  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展到标准和专利层面,意味着物联网的竞争也走到了国际舞台。因此洞悉世界专利进展并为我所用至关重要,笔者建议,中国应建立国际专利动态分析和管理系统,并探索将物联网专利与标准进行协调联动。

  国际专利动态分析和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责,是检测全球物联网相关产业的产品、技术、专利变动和发展,明确国内外专利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市场状况,并进行更深层次的专利分析,包括专利数量、区域部署、专利被使用频度、商业价值、差异性等,从技术、市场、法律角度,报告对比互相的优劣势和区别,以提出相应的行动对策建议。而运行此系统的财务成本,可从国家专利局每年巨额专利费收入中划拨。

  另外,各国提出的标准往往暗藏技术专利群或直接捆绑专利。这是中国在采纳国外标准进行跟随时,必须首先要研究清楚的。与此类似,笔者也建议,中国在探索物联网标准的过程中,可考虑将其与相应专利进行间接或者直接捆绑。

  实际上,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出台了很多的专利辅助政策,但都是面向国内运作,而且总体上杂乱无章。政府应考虑把资金和资源统合协调起来,真正实现全局性甚至国际性运作,这才是中国专利突围的要害。

上一篇:下一篇: